十年后,单反真的被微单取代了
2025-07-15 16:56:51
01 微单,内容生产者的共同选择今年双十一,直播带货的销售额达到了2151亿元,同比增长18.6%,为这个稍显平静的购物节带来了显著的增长。直播带货的兴起,也催生了“专业直播间搭建”这一细分行业的发展。在各种短视频教程中,“如何选择直播间相机”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。每个做直播的老板,应该都希望自己的直播间,能先在画质上比肩头部。
图源:抖音
虽然直播涉及众多复杂的设备和技术知识,需要专业团队提供解决方案,但在相机选择上,这些“赛博”装修公司普遍有一个共识:无论品牌,推荐的相机类型几乎都是微单相机;而论品牌的话,推荐的相机型号也高度一致,通常是各品牌的热销微单机型。
图源:抖音
换言之,在当下中国最赚钱的消费场景里,传统单反相机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。微单,正成为新时代专业影像领域的主导者。
除了直播之外,在短视频领域,类似的转变也在发生。
今年年初,B站UP主“影视飓风”对70多位B站百大UP主发放了调查问卷。结果显示,除了少数使用电影机拍视频的硬核玩家外,近半的UP主,不论其内容领域如何,几乎都在使用微单相机。
图源:B站 | 一台手机也能当百大?采访了70位百大UP主后,我悟了...
B站作为国内领先的中视频平台之一,站内用户对宽屏内容的画质要求,可能是所有视频平台里最高的。平台不仅很早就开始支持4K视频,还陆续引入了高帧率、HDR、杜比视界等视频规格。这些技术的引入,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,也激励着UP主们在追求更高画质的方向上不断努力。
这些头部UP主对微单的共同选择,进一步印证了其在画质和综合体验上的优越性。在这份调查问卷面前,微单曾经孱弱的刻板印象似乎已经被完全打破。
图源:B站 | 【4K HDR】哔哩哔哩 真·HDR ON!!...
微单相机,正在成为电商从业者和内容创作者的首选。这一趋势并非偶然,而是过去十年间,各大厂商在微单领域的持续探索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。微单相机不仅仅是拍摄工具,更成为了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工具。
02 微单的十年,也是设备引领内容变革的十年过去十年,微单相机经历了飞跃式的技术进步。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,更是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巨大转变。
图源:网络 | 无反相机的一些代表机型
彼时,单反相机正处在黄金时代,同时也是图文内容的黄金时代。摄影和摄像基本上是两个独立的领域,一方面受限于网络带宽和当时较为贫瘠的互联网资源。另一方面,与视频和直播相关的摄影机,只有如日中天的电视台,或是有钱的影视剧组才能用得起。
所以图文内容,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要内容形式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从胶片相机时代过渡而来的数码单反相机,出色地完成了数码图像的拍摄任务,成为记者、摄影爱好者等各个群体的首选。
图源:网络
然而,图文时代的单反相机,由于其仅用于满足拍照的需求,不用去思考如何拍好视频——这件难度更高、更有挑战的事情,导致其逐渐陷入创新瓶颈。传统单反厂商挤牙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。它们忽略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两件事。
第一,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,消除了网络带宽对视频内容的传播限制,Youtube这样的UGC视频平台开始崛起;第二,智能手机时代到来后,手机摄影的兴起,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摄影习惯。对于非专业爱好者来说,记录生活里的美好瞬间,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单反相机,因为手机已经可以同时满足拍照和拍视频的需求。
图源:Cinematic Montenegro - Shot on iPhone 6s Plus (4K) | 2015年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 6s Plus,已经能支持4K视频的拍摄
这两个变化的出现速度极快,直接导致了后单反时代,数码相机市场的快速衰落,销量从巅峰时期的1.2亿台,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下跌。
图源:statista | 数据来源CIPA
有厂商被时代抛弃,就有厂商把握住时代的机遇。对单反相机来说,视频时代的到来危及了自己的基本盘。但对无反相机来说,视频时代的到来,就是重振数码相机荣光的又一次机遇。
单反相机很好,但反光板和五棱镜组成的单反结构,本就是胶片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,注定要在数码时代被淘汰。无反技术的出现很早,松下和奥林巴斯合作推出的第一台商用无反光镜相机G1,在2008年就公开问世。但单反相机的淘汰倒计时,其实直到2013年后才正式开始。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电子技术尚未能满足实际需求。
图源:Photoreview
如果将无反技术放置在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话,2010年前后的微单应该还处在下面这份曲线里的泡沫期。
图源:维基
拿当年索尼的NEX系列来看的话,虽然微单在重量、体积、画质方面超越了单反相机,但在实际体验上却远不如它看起来那么出色,比如对焦能力不足、镜头组有限、电子取景器的显示技术不成熟、暗光表现差等等。与此同时,1000毫安时出头的电池容量,又让无反相机的许多优势成为了劣势。最后,当年相机上处理器的性能也不足,导致整体的操作体验、取景预览等方面都体验不佳。
图源:DPreview | 2010年索尼发布的NEX系列,让人们看到了微单的潜力
因此在10年前后,微单市场还是以中端及以下为主,并没有在专业领域取得质的突破,更别说什么取代单反了。现在大众对微单的刻板印象,很大一部分也来自这个时候。
不过,电子技术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,一旦技术路线得到验证,庞大的市场需求,一定会推动技术的快速迭代。
无反相机的最重要的传感器、屏幕、处理器等部件,均受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影响,其迭代速度也超出了当时所有人的想象。无反技术的低谷期没有持续太久,仅仅几年时间,无反阵营迅速将更快的处理器、更好CMOS传感器等最新的技术用在了微单身上。
2013年,索尼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全画幅无反 α7,开启了微单全画幅时代,填平了摄影和摄像之间的巨大鸿沟。两年后,改善了对焦、暗光性能、防抖等一系列初代 α7 系列痛点的 α7RⅡ 问世,同时期最大的4240万像素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、399点相位自动对焦、4K内录、5轴机身防抖......微单阵营的厂商们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,在产品层面彻底完成了弯道超车。
图源:The Verge | 初代α7的发布被媒体誉为无反相机的 “iPhone时刻”
微单不但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内容红利期,也为单反时代的终结敲响了倒计时的钟声。而具体到当时单反和微单的对抗中,佳能和索尼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厂商尤为突出。
以索尼的α6300和佳能的80D为例,这两台价格相近的APS-C画幅次旗舰相机在2016年几乎同时发布。它们在主流的价格区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,成为单反相机与无反相机之间的一次重要对决。索尼的α6300更是凭借其先进的视频拍摄能力,得到了大众的认可,成功展现了微单相机的实力和潜力。这一时期,索尼的α6300、松下的GH4等无反相机,也开始被人们誉为一代“视频神机”。大批视频博主开始转投微单阵营,标志着微单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。
图源:DPreview | 无反相机和单反相机的一次正面对决
内容创作的发展趋势是自上而下的。相机厂商给创作者设定了画质的上限,而内容创作者又决定了观众所能看到内容的上限,所以视频媒介整体的画质进步,始终是由厂商来推动的。当视频时代到来时,无反相机使用同样242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实现了4K视频的录制,而单反相机上的视频功能更像是添头一样的赠品。这样的重视程度,也难怪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,高端全画幅相机领域逐渐被无反相机所占据。
2014年前后,4G时代到来,UGC时代到来,Youtube兴起,微单抓住了这个机会。凭借着自身强硬的技术实力,入门和专业之间切出了一块市场,用同时满足摄影和摄像的微单产品不断壮大无反阵营。用绚丽的视频拍摄,给了无数摄影新人们一个购买数码相机的理由,现在很多进入影视行业的年轻创作者,接触的第一台相机很可能就是微单。
图源:Youtube | 被誉为 “Vlog” 之神的 Casey Neistat 在2015年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支Vlog
一早就押中微单赛道的索尼、后来居上的佳能和尼康等厂商,通过对微单产品线的划分,精准地覆盖到了这部分创作者的需求,取得了亮眼的成绩。传统单反厂商在这样的趋势下,也不再一意孤行,加快了对无反技术的跟进。
03 从单反到微单,双影像的必然选择单反相机时代,没有人能想象,一台体积更小、重量更轻的相机,还能在摄影和摄像领域保持兼顾。
这便是时代更迭带来的残酷现实。
2021年初,日本相机映像机器工业会(CIPA)公布了2020年全球数码相机市场数据,无反相机在出货量上,首次超越了单反相机。这一天,距离第一台商用无反相机松下G1的面世,过去了12年;距离索尼第一台无反相机NEX-5的发布,整整过去了十年。
为什么是索尼?
因为索尼是最早看清无反路线,并坚定押注无反路线的厂商。索尼微单遇上短视频浪潮的兴起。这件事不是偶然。而是索尼作为无反相机先行者的必然。先天的广电摄影优势,再加上对技术路线的把握。索尼在短视频时代爆发的前夜,就为创作者准备好了最好的拍摄工具。
2014年,全画幅单反的视频拍摄还停留在1080P时,索尼发布的全画幅微单 Alpha 7S 上,已经有了4K拍摄、S-LOG、高达ISO 409600感光度等等技术的加持。相机发布之初,就得到了很多专业视频创作者的认可。两年后,索尼又带着创作者的需求与意见,推出了集所有“黑科技”于一身的 Alpha 7R II 。在技术和用户的双向互动中,一个属于无反的时代到来了。
第一台全画幅微单 α7 出现时,人们在开始讨论无反能不能取代单反;Alpha 7R II 发布后,人们开始讨论无反取代单反还要多久;当2023年的今天,微单时代已经到来许久后,索尼又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了全域快门的全画幅微单 Alpha 9 III ,又打破了一个影像上的技术瓶颈。
图源:Sony | 2023年11月7日,索尼 Alpha 9 III 发布,全域快门技术第一次应用在微单上
这台微单,解决了以往难以避免的果冻效应,同时最高连拍速度、闪光同步速度、最高快门速度等限制也被大幅突破。对于体育和生态拍摄,这些高速性能为摄影师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那些创作者曾经梦想捕捉的瞬间,这次也能被拍到、被实现。
04 微单的下一个十年无反取代了反光板结构,Alpha 9 III上的全域快门又取代了传统机械快门。如此快速的进步速度,让人不禁想知道,微单的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?微单的终极形态又会是什么?
“或许不会有什么终极形态,因为创作者无限的想象力才是未来相机的技术驱动力”,这是索尼给出的答案。
曾经创作者们希望,相机既能轻便易用,又能性能强劲,最好还要带点专业功能。现在,索尼的微单产品线里,不仅有速度最快的Alpha 9 III,还有像素最高的7R IV,感光度最高的7S III,小巧轻便的7C II、7CR,兼具高画质和高速度的Alpha 1。
这些相机的问世,充分满足了创作者对相机的想象,将创作的自由完全的交到了人的身上。微单上加入的AI芯片,更是对这一理念的充分诠释。索尼认为:对于未来,AI技术可能有很多想象空间。但现阶段,索尼首先考虑的,还是如何利用AI技术帮助影像创作者简化操作、降低技术门槛。
技术,不是为了设置门槛,而是让更多人可以开启创作之路,让创作者专注于讲好故事,把拍摄放心交给相机。
曾经手机被许多人视为相机最大的敌人,但事实上,作为微单引领者的索尼可不这么觉得。索尼告诉我们:在今天这个时代,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经由手机入门,并对内容有更高的要求时,相机的机会自然就来了。
我认为索尼是对的,只有贴近人、贴近创作者,及时接收反馈与建议,才能在在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,和时间做朋友。下一个十年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意界限的不断扩展,我们有理由期待,索尼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激动人心的创新和变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