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格子练了一年,不如这么慢弹三分钟。。。大神都悄悄这么练
2025-08-27 09:40:57
这是Sam的第3775天推送
茂练琴这么多年,见过问过最多的问题就是,究竟要不要练爬格子,爬格子究竟应该怎么练,为什么同样都是爬格子,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?今天茂就给各位一次说明白,
首先我们问问自己,是不是也这样练过爬格子?
打开节拍器,80BPM,左手1-2-3-4,右手下上下上,标准指法开始爬,各种所谓看似很牛的蜘蛛手。就这样一组一组往上跳、往下拉,日复一日:
- “我在练指力!”
- “我在提手速!”
- “我在打基础!”
但是练了三个月,甚至一年——
- 手速没快多少;
- 左手照样乱、发音糊;
- 甚至一练完,手还更紧、更僵;
- 上台前开手,爬格子一套走完,手却完全没热起来。
你练得很认真,结果练出了一个“越来越熟但没感觉”的动作仪式。
今天茂就拆一下这事,为各位缕缕其中的门道:爬格子不是没用,而是你没用对方式。尤其是以下爬格子变“无效体操”的四大典型表现
1. 越练越快
“我今天80BPM,明天90,过两周破百!”错!你是在“堆速度”,而不是“练控制”。爬格子真正要练的是:
- 每个手指落弦时的独立性;
- 每根手指的力道、角度控制;
- 左右手的精准同步感;
- 每个音发出时的音色感知。
速度练得太快,这些统统消失。所以在对于新手,爬格子尤其要在慢速在认真练习。
2. 没听自己弹出来的声音。你只是“动手”,而不是“练音”。最常见的情况:
- 每个音不一样大、不一样清、不一样准;
- 左手动作大到飞,右手拨得慌张;
展开全文
- 手动起来很快,耳朵完全没在听。
3. 动作僵硬 + 肌肉紧绷手指练得“听话”,但弹完后整个手都是硬的。说明你没有“肌肉协调感”,只是死压死抠。真正该练的是“放松状态下的精确控制”,不是“控制力=用力”。
4. 左右手不同步。左手走一步,右手跟半拍。你以为是节奏飘,其实是:基础爬格子根本没对齐节拍点。
所以对于新手开手不是“爬快”,而是“慢弹开感知”,。真正的“高效开手爬格子”,全靠一个字:慢。慢到什么程度?60BPM,甚至50;每个音落下前都能“感受到”手指的移动与落点;每个音拨出后都能听见它的音色细节。为什么?因为你不是在“热身”,你在“唤醒控制力”,就像手术医生开刀前练习精细手感,而不是在训练举哑铃。
所以接下来茂给各位推荐一组3分钟高效慢弹法,让你的爬格子里面变得不一样。
步骤1:节拍器50BPM,4音一组
- 每拍弹一个音(不是一秒4个!)
- 左手确保每根手指“落在靠近品丝的位置”
- 右手保证音色清晰饱满,不慌不乱
关键目标:每个音都“主动弹出”,而不是“顺着按”
步骤2:闭眼练一组
- 不看指板,纯靠触感去移动
- 听音色的统一度,有没有哪个特别突兀
关键目标:激活“手感-耳感-脑感”三位一体
步骤3:左手控制微压
- 用最小的力量按弦发声,不压爆琴,不让手指硬顶
关键目标:培养控制,而不是输出蛮力
永远记住,爬格子没错,爬格子一定要练,但是很多人错就错在的把它练成了“指体操”。爬格子最大的价值不是“手指走一遍”,而是:启动 “控制感”; 唤醒“ 听觉灵敏度”; 调整 “放松又稳定的姿态”; 打开 “每一指独立而精准的演奏”。 你爬得越快,越没有这些;你爬得越慢,越能练出这些。爬格子,不是练数量,是练质量。慢弹三分钟,胜过瞎弹三小时。
买一送九「神之左手」超级训练计划
下方均为赠送课程(后期会变为收费项目)
长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