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於“鴨子”的古詩和成語有哪些?

2025-08-14 08:10:20

1、古詩:

①《初夏遊張園》

宋代·戴復古

乳鴨池塘水淺深,熟梅天氣半陰晴。

東園載酒西園醉,摘盡枇杷一樹金。

②《畫鴨》

元代·揭傒斯

春草細還生,春雛養漸成。

茸茸毛色起,應解自呼名。

唐代·杜甫

花鴨無泥滓,階前每緩行。羽毛知獨立,黑白太分明。

不覺群心妒,休牽眾眼驚。稻粱沾汝在,作意莫先鳴。

④《惠崇春江晚景二首》

宋代·蘇軾

竹外桃花三兩枝,春江水暖鴨先知。

蔞蒿滿地蘆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時。

⑤《春日》

宋代·晁衝之

陰陰溪曲綠交加,小雨翻萍上淺沙。

鵝鴨不知春去盡,爭隨流水趁桃花。

2、成語:

①【鵝行鴨步】

讀音:[ é xíng yā bù ]

釋義: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。比喻步行緩慢。

出處:元·楊景賢《西遊記·妖豬幻惑》:“見一人光紗帽,黑布衫,鷹頭雀腦將身探,狼心狗行潛蹤闞,鵝行鴨步懷愚濫。”

②【趕鴨子上架】

讀音:[gǎn yā zi shàng jià]

釋義:比喻強迫去做能力達不到的事情。

出處:高陽《母子君臣》。

讀音:[ dǎ yā jīng yuān ]

釋義:比喻打甲驚乙。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。

出處:明·梅鼎祚《昆化奴》第二折:“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,則怕打鴨驚鴛,打草驚蛇。”

④【兔死鳧舉 】

讀音: [ tù sǐ fú jǔ ]

釋義:象兔敢奔跑,象野鴨急飛。比喻行動迅速。

出處:《呂氏春秋·論威》:“知其不可久處,則知所兔起鳧舉,死 之地矣。”

⑤【趨之若騖】

讀音:[ qū zhī ruò wù ]

釋義: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。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。

出處:清·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7回:“白雲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,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,京外的官員,那個不趨之若騖呢!”

闪电贷提额以及续贷问题
游戏平台:PlayStation 2 (PS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