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1.4亿男人“痿”了?男科专家:带你了解ED!

2025-09-10 07:01:25

1.4亿中国男人“痿”了? 5月15日,一家名为常山药业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,发布了一组数据,称国内ED患者人数约1.4亿。 ​ 提到的“ED”就是“勃起功能障碍”,即老百姓俗称的“阳痿”,是指在性生活时,不能勃起或勃起时间不够,可简单理解为“不能硬”或“硬不久”。 国内ED患者人数真有那么多?非得吃药才管用? 别害羞,ED是个正经病 根据**发布的数据,至2016年末,我国男性总人数约为7.08亿。即如果按照常山药业提供的数据计算,ED患者在男性总人数中占比将近五分之一。 且不论该药业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,根据中国*会提供的资料显示: 北京、重庆、广州共2226例20~86岁男性接受了一次ED发生率的调查,结果发现ED的发生率为26.1%,其中40岁以上的达到40.2%。 另外,上海的一项调查发现:1582例40 岁以上上海城市男性,各年龄组ED发生率达到32.8%~86.3%。 在40岁以上男性中,有近40%的人受到勃起功能障碍(ED)的困扰。“有数据表明,50%的ED患者在确诊后的5至10年内还有可能引发糖尿病、血脂异常、血压升高以及自卑、抑郁、焦虑等生理、心理病症。” 综合以上数据不难发现,ED其实是个常见的正经疾病。 但由于性能力不行是很多男性忌讳的事,所以很多人讳疾忌医,自己查资料或到不正规的小诊所就诊,浪费了金钱、时间之外,更耽误了疾病的诊治,甚至加重病情。 简单自测,找准病因 勃起是个大“工程”,需要在复杂的神经、内分泌调节下完成,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就可能导致ED。 按照发病原因,可分为心理性和器质性两种: 心理性ED指患者的原因是心理问题,没有任何器官上的疾病,常见原因有生活节奏太快、工作太累、压力太大或对伴侣审美疲劳。 器质性ED指身体机能出现问题,造成勃起功能障碍,常见原因包括:雄激素水平降低;糖尿病、高血压影响神经功能和局部血管功能;前列腺癌等手术、骨盆骨折等外伤。 如何判断自己是心理性的还是器质性的呢? 1、找出“硬不起来”的原因 受到惊吓后突然出现ED,平时都正常为了赶上排卵期同房出现的ED,首次性生活没有经验时出现的ED,这几种情况,心理性的可能性很*r> 如果发病是一个逐渐出现的过程,则要注意是否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血管神经病变。 如果有明确的外伤史,器质性ED的可能性更*r> 2、简单自测,帮助排除 男性在熟睡时性器官处于勃起状态,此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,也就是说心理性ED的患者在熟睡时,勃起属于正常。 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自测,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晨勃。 更准确的方式是,在性器官根部套一个纸环(纸做的环,大小和性器官完全相同),清晨起来看看纸环是否断裂,如果断裂,就可初步判断是心理性ED了。 另一个简单的自测方式是自慰,这个方法可消除他人和不良环境的干扰。如果自慰时,勃起硬度满意,也能排除器质性病变。 3、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无论怀疑自己是得了哪种类型的ED,患者都要去正规大医院就诊,这样才能保证得到合理有效治疗。 对症治,找回丢失的“硬度” 由于ED等疾病具有“隐私性”特点,一些患者讳疾忌医,盲目用药,导致医院就诊率不足7%。 ED,八成服药就好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“三线”:一线治疗是口服药物,比如伟哥;二线治疗包括海绵体内注射、负压吸引、尿道给药等;三线治疗是假体植入等手术。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一线治疗和心理调节治疗。八九成人用一线治疗就可取到良好效果。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中,手术占比很小,仅有5%~10%。二线治疗可控性差,有一定风险,在我国比手术的比例还少。 心理性ED 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治疗,加上妻子的帮助,能达到很好效果,并恢复信心。 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引起的ED 需要对危险因素进行纠正,例如控制体重、戒烟戒酒、坚持运动、营养饮食等,通过对全身健康的改善,加上*起药物的使用,最终治愈或有效控制ED。 睾酮水平低下、雌激素水平高引起的ED 需采取内分泌治疗,通过睾酮补充、抗雌激素等治疗,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。 好妻子是最好的“药” 要想改变和提升男性的性功能,另一半的作用十分重要。陪着他一起治疗,多疏导、宽慰他,偶尔给一些新鲜感,他在性方面也能表现更好。 别让药物帮倒忙 很多人不去医院,却把希望寄托在伟哥(西地那非)和*药上。其实,不同原因导致的ED需要的药物不一样,乱吃药反而可能帮倒忙。 伟哥 治疗ED最常用的药物是伟哥,但器质性ED和心理性ED的服药方法不一样,患者用药前最好咨询医生。 健康人如果未经医生指导随意服用,可能会引起心理性ED,甚至器质性ED。 正在服用硝酸甘油的人,以及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低血压等疾病的人,绝对不要擅自服用伟哥,以免发生危险。 *中药 在中医理论中,*药其实是治疗“阳虚”的。然而造成ED的原因,可能是阳虚,也可能是阴虚。如果是阴虚造成的ED,*药可帮不了你。想吃中药的话,一定要咨询中医,辨证选用中药。 此外,一些号称纯天然、纯中药的保健品,可能违规掺入西药成分,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潜在伤害。 总之,未咨询医生就乱吃药,很可能伤身又伤财,耽误治疗。

直流电源如何接线
组词大全